-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胆道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它会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根据梗阻的位置,可分为低位胆道梗阻和高位胆道梗阻。这两者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上都有所不同。
首先,低位胆道梗阻通常是由于胆囊、胆管结石、胆囊息肉等引起的,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而高位胆道梗阻则多因胰腺、胆总管等部位的肿瘤引起,所以症状更加严重,包括黄疸、皮肤瘙痒、腹部胀痛、脂肪泻、体重减轻等。
其次,在诊断上,两者也有所区别。低位胆道梗阻通常会出现体征性的胆囊肿大,医生可以通过B超、CT、MRI等检查来明确诊断。而高位胆道梗阻则需要进一步的内镜检查、ERCP等检查,以确定梗阻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最后,在治疗方面,低位胆道梗阻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胆道引流术、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来解除梗阻。而高位胆道梗阻往往需要更加复杂的治疗方法,比如外科手术、内镜治疗、放射治疗等。
总的来说,低位胆道梗阻和高位胆道梗阻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患者在面对这种疾病时,必须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便尽快解除梗阻,减轻症状,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术后或术前患者还需要加强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理,以帮助身体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