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胆囊息肉是指在胆囊内黏膜上生长的小的息肉样突起物,通常是由于胆囊黏膜的慢性炎症导致。一般来说,胆囊息肉是良性的,通常不会引起症状或危及生命。然而,如果息肉太大或者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胆囊炎、胆囊结石甚至胆囊癌,因此也需要引起重视。
胆囊息肉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息肉的大小、数量以及患者的症状。一般来说,小于0.5厘米的息肉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不需要特别治疗,只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即可。而大于0.5厘米的息肉,特别是超过1厘米的息肉,则需要密切关注,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而如果患者出现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者其他胆囊疾病的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一般来说小的息肉可以通过定期的超声检查来观察,大的息肉可能需要通过胆囊切除手术来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息肉引起的并发症,特别是胆囊癌的发生。
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的严重程度并不是绝对的,取决于息肉的大小、数量以及患者的症状。因此如果怀疑患有胆囊息肉,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胆囊息肉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