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药物性肝硬化是指由于长期或大量使用药物或药物滥用而引起的肝脏损伤最终导致肝脏组织发生硬化的疾病。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合成蛋白质、清除毒素、分解代谢废物等。当肝脏受到损害时,这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药物性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对肝脏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肝脏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两个方面。一些药物对肝脏细胞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会导致肝脏细胞损伤和坏死。另一些药物在肝脏中代谢时产生活性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也会对肝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最终导致肝脏损伤。此外,一些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中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从而导致肝脏损伤。
常见引起药物性肝硬化的药物包括抗结核药物、抗癫痫药物、抗肿瘤药物、避孕药、镇痛药、抗生素等。对于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长期使用药物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其中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一些临床常见的药物性肝硬化的症状包括乏力、纳差、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水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同时检查肝功能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要预防药物性肝硬化,首先要合理使用药物,不滥用药物,遵医嘱服药。其次,对于长期使用或需要大剂量使用药物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肝脏损害。此外,平时饮食要健康,少吃油腻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药物性肝硬化也是有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