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通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时产生的一种黄色色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黄疸的原因:
1.胆红素生成过多:这可能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疾病,或者由于无效造血,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2.胆红素摄取和结合障碍: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可能导致胆红素摄取和结合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黄疸。
3.胆红素排泄障碍:胆红素需要通过胆道系统排泄到肠道,如果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胆管炎、胰腺癌等,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就会导致黄疸。
4.其他原因:某些药物、感染、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黄疸。
黄疸的诊断通常要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取决于黄疸的原因,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光疗等。
如果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等,有助于预防黄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