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肿瘤,通常是由于肝脏血管的异常增生所导致的。大部分的肝血管瘤都是良性的,不会引起症状,但是如果肝血管瘤超出了5X5厘米,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通常情况下,肝血管瘤超过5X5厘米的大小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出血:肝血管瘤超大会增加破裂的风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2.压迫周围器官:肝血管瘤超大会压迫周围的肝脏组织和血管,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3.梗阻胆道:肝血管瘤可能会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进而引起黄疸、腹胀等症状。
针对超大肝血管瘤,通常的处理方法包括:
1.观察治疗:对于无症状的肝血管瘤,医生可能会选择定期检查观察,如果肝血管瘤没有明显增大或出现其他问题,一般不需要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肝血管瘤超大并且出现出血、压迫周围器官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肿块切除或进行介入治疗。
3.介入治疗: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介入治疗是一个有效的选择,通过导管介入到肝脏血管中,进行栓塞治疗,阻断肿瘤的血液供给,达到治疗的目的。
总之,对于肝血管瘤超出了5X5厘米的情况,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方案。同时,定期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患者的肝血管瘤,提高治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