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以及尿液、粪便颜色变深。
阻塞性黄疸是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一种,主要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引起肝外胆管阻塞的常见原因有结石、肿瘤、狭窄等;引起肝内胆管阻塞的常见原因有结石、寄生虫、肿瘤等。阻塞性黄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灰白色,以及心动过缓、发热等症状。
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治疗方面,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手术解除胆管梗阻、抗感染、护肝等。对于无法解除胆管梗阻的患者,可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放置胆道支架或经皮经肝胆道引流等方法缓解黄疸。
总之,阻塞性黄疸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黄疸类型,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各种肝胆疾病。
-
-
阻塞性黄疸预后如何
阻塞性黄疸经过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较好。首先,对于胆石症、肿瘤和其他结构性疾病引起的阻塞性黄疸,预后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如果疾病早期诊断并且能够接受有效的治疗,通常预后较好。然而,如果病... 详细»
-
-
阻塞性黄疸的特征
阻塞性黄疸是一种由于胆红素排泄受阻所导致的黄疸症状,常常是由于肝功能受损或胆道梗阻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皮肤与巩膜呈现黄疸。在阻塞性黄疸病人身上,皮肤和巩膜会因为胆红素在血液中... 详细»
-
-
阻塞性黄疸怎样治疗
阻塞性黄疸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前者称为肝外阻塞性黄疸;后者称为肝内阻塞性黄疸。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般治疗: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方面,需要给予低脂、高蛋白、... 详细»
-
-
阻塞性黄疸要做哪些检查
阻塞性黄疸是一种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常伴有皮肤瘙痒、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等症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方法:1.血清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的检... 详细»
-
-
阻塞性黄疸有哪些表现
阻塞性黄疸是一种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的黄疸,常伴有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和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以下是阻塞性黄疸的一些常见表现:1.皮肤和眼睛发黄:这是阻塞性黄疸最明显的症状之一,由于血液中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