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完全性卒中,又称完全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的患者由于颅内大血管闭塞,导致该血管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对于此类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低盐低脂饮食:完全性脑梗死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调脂稳定斑块药物。如果此时患者进食大量高盐、高脂的食物,可能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还会加重血管内皮损伤,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内,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奶油、蛋糕、油炸食品等。
-控制总热量:如果完全性脑梗死患者进食过多,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引起肥胖。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患者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完全性脑梗死患者应戒烟限酒。
此外,完全性脑梗死患者还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水,适当运动,保持心态平和。如果有其他饮食方面的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