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心源性卒中是指由心脏问题引起的中风。心源性卒中发生在心脏的血栓或其他血管疾病导致血流不畅,最终导致血栓或栓子从心脏流向脑部,导致中风的情况。心源性卒中通常与心脏的心房颤动有关,这是一种心律失常,可导致血栓在心脏内形成并随血流进入血管系统。
心房颤动可以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淤积,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以脱落并通过血流进入脑部,并在脑血管中引发栓塞,导致中风。血栓也可能在其他部位形成,并通过动脉系统流向其他器官导致其他形式的栓塞。因此,心源性卒中是一种危险的中风类型。
心源性卒中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肥胖、遗传、年龄和性别。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疾病也是心源性卒中的风险因素。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也面临患心源性卒中的较高风险。
心源性卒中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中风相似,包括突然的面部肌肉无力、言语困难、视觉问题、头痛、眩晕和失衡。如果怀疑患有心源性卒中,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治疗心源性卒中的方法包括抗凝治疗,以减少血栓的形成和预防栓塞的风险。此外,一些患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以控制心律失常。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饮食健康等也可以降低心源性卒中的风险。
总之,心源性卒中是一种由心脏问题引起的中风,通常与心房颤动有关。及时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可以有效地降低心源性卒中的发生率,并减少可导致严重后果的栓塞事件的发生。
-
-
如何诊断心源性卒中
心源性卒中是由心脏疾病导致的一种卒中类型,通常是由心脏内脑血管栓塞或心脏瓣膜疾病引起的。诊断心源性卒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来确认病因和确立诊断。首先,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病情的症状来进行初步... 详细»
-
-
如何治疗心源性卒中
心源性卒中是由于心脏的血管闭塞、栓子脱落、节律的变化等原因,造成脑血管缺血引起的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1.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降... 详细»
-
-
什么是卒中
卒中,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它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从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引起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