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硬膜下血肿是指在硬脑膜与大脑表面之间形成的血肿。硬膜下血肿通常是由于头部受伤后,血管破裂或者出血所致。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颅骨骨折、头部撞击或外伤性脑损伤等情况下。
一、症状
硬膜下血肿会导致头部严重的肿胀和压力感,进而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硬膜下血肿还可能会引起脑组织受压,造成脑部功能障碍和危及生命的情况。
二、病因
硬膜下血肿的确切原因还不太清楚,但通常与外伤有关。在头部受伤后,出现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性较大。此外,老年人和酗酒的人也更容易出现硬膜下血肿,因为他们的脑组织更为脆弱。
三、诊断
通常通过头部CT或MRI检查。在获得影像学结果后,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治疗方案。
四、治疗
1.保守治疗:对于较轻的病例,可能只需要静脉输液、镇痛和监控病情即可。
2.手术治疗:对于较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减轻脑部压力并且清除血肿。手术通常是通过在头部开一个小孔,然后将血肿抽出来,以减轻脑部的压力。
3.康复治疗: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包括休息、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和康复。
总的来说,硬膜下血肿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症状,患者应该尽快就医,并且接受相应的治疗。预防硬膜下血肿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防止头部外伤,尤其是体育活动或者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时应该加强头部的保护,并且及时检查和治疗头部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