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硬膜外血肿是一种在颅内发生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积聚在颅内硬膜外腔的病情。通常,这种情况会发生在头部受到外伤或者头部手术后,血管受到损伤而导致出血。硬膜外血肿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瞳孔不等大等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硬膜外血肿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外伤引起颅内血管破裂,造成血液积聚在颅内硬膜外腔。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头部受伤、摔倒、撞击或其他外伤都可能引起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此外,头部手术或其他颅内手术也可能导致硬膜外血肿的产生。一旦出现血管破裂,血液就会流入硬膜外腔,形成硬膜外血肿,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引起脑损伤。
硬膜外血肿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意识丧失、意识不清、瞳孔不等大以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一般来说,病人会出现头部外伤或手术后上述症状的一种或多种,应立即就医作出诊断和治疗。
对于硬膜外血肿的治疗,首先需要进行头部CT或MRI等检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开颅清除硬膜外血肿,并修复受损的血管。此外,还需要控制颅内压力和进行药物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硬膜外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检查和治疗。对于头部受伤或者头部手术后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应该立即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预防外伤、安全驾驶、及时就医是预防硬膜外血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