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祥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口腔科
咬肌间隙感染是指咬肌间隙的化脓性炎症,主要由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磨牙根尖周炎等牙源性感染扩散引起,也可由下颌骨骨髓炎、面部疖痈等感染扩散所致。其常见症状包括:
一、局部症状:
-肿胀:感染初期,咬肌区肿胀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炎症逐渐波及咬肌,可出现以耳垂为中心的肿胀,边界不清,耳垂被上抬。严重者可出现张口受限。
-疼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跳痛,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
-皮肤发红、发热:感染区皮肤发红、发热,触之有硬结和压痛。
二、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切开引流等。同时,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促进病情恢复。
-
-
咬肌间隙感染鉴别诊断
咬肌间隙感染是指咬肌间隙内发生的化脓性炎症,通常由下颌智齿冠周炎、根尖周炎、牙槽脓肿等感染扩散引起。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腮腺咬肌区肿瘤:肿瘤一般无明显疼痛,病程较长,发展缓慢。触诊时质... 详细»
-
-
咬肌间隙感染怎么办
一般来说,治疗咬肌间隙感染的方法包括口腔抗生素药物治疗、口腔抗菌药物治疗、口腔外科手术治疗等。口腔抗生素药物治疗是治疗咬肌间隙感染的首选方法之一。口腔科医生会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 详细»
-
-
咬肌间隙感染怎么治疗
咬肌间隙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疼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搏动性跳痛,咀嚼时疼痛加剧。-肿胀:咬肌间隙感染后,咬肌肿胀,导致张口受限。-脓肿形成:如果不及时治疗,感... 详细»
-
-
咬肌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
咬肌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了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要尽早的检查做治疗。1.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颌面部的剧烈疼痛,特别是在下颌角和颞肌区域。疼痛可能会加重咀嚼或张口时,甚至可能会导致疼痛难以忍受。2.... 详细»
-
-
怎样消咬肌咬肌很突出
咬肌过度发达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头痛、牙齿磨损等问题。因此,消减咬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控制咀嚼动作、进行口腔按摩、注射瘦脸针、手术切除等方法帮助减肥咬肌。1.控制咀嚼动作:减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