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自然人群尸检发现率为0.35%~7.3%,占肝良性肿瘤的5%~20%。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提高及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发现率明显升高。多数病例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
一、病因
1.先天性发育异常:认为是肝内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致。
2.激素刺激:有学者观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肝血管瘤的致病机制之一。
3.其它: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张;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
二、临床表现
大多数肝血管瘤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或其它检查偶然发现。肝血管瘤的症状与其生长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等有关。肝右叶血管瘤,可因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而引起右上腹隐痛或不适。
三、诊断
1.超声检查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多不增强。
2.CT检查表现为边缘锐利的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结节状或斑片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直至整个病灶被填充,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影。
3.MRI检查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与CT表现相似。
四、、治疗
1.定期观察:对于直径小于5cm的肝血管瘤,且无明显临床症状者,可定期观察,暂不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直径大于5cm的肝血管瘤,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或有破裂出血风险者,可行手术切除、肝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治疗。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一般预后良好。手术切除是治疗肝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但手术创伤较大,对于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可选择介入治疗或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治疗方法。
-
-
血管瘤静脉性血管瘤
血管瘤可以分为动脉性和静脉性两种,其中静脉性血管瘤是指由静脉组成的血管瘤。静脉性血管瘤通常生长缓慢,通常和其他血管瘤一样是良性的。一、症状静脉性血管瘤的症状通常取决于它的大小和位置。大多数静脉性血管瘤... 详细»
-
-
血管瘤嗓子长了血管瘤
喉血管瘤是一种在喉部出现的血管发育异常,其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等信息具体解释如下:1.病因:管瘤是一种由血管组织组成的肿瘤,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先天性血管瘤是出生时就存在的,而后天性血管瘤... 详细»
-
-
血管瘤背上有草莓状血管瘤
血管瘤是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其中草莓状血管瘤因其外观类似草莓而得名。以下针对背上出现的草莓状血管瘤进行分析:血管瘤的形成与血管发育异常有关,可能是先天性的血管畸形。草莓状血管瘤是由于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