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中医科

中医如何看待心悸

来源:医联媒体

中医认为,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常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因素导致。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等脏密切相关。

心悸的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凌心,瘀血阻脉,而致气血运行不畅。

在心悸的治疗上,应分虚实,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心悸患者应注意生活调摄,尤其是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劳逸适度,饮食有节。

总之,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中医认为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等脏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应分虚实,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同时,患者应注意生活调摄,尤其是调情志,节饮食,慎起居,劳逸适度,饮食有节。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