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
引起腿痛、脚底痛的原因有很多,如外伤、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血管病变等。
1.外伤:如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剧烈运动等,可导致腿部或脚部的骨骼、肌肉、韧带损伤,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2.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维持足弓的重要结构,长时间行走、站立或剧烈运动等,可导致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出现慢性损伤,引起足底筋膜炎,出现足跟部疼痛,尤其在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行走时疼痛明显。
3.跟腱炎:跟腱是人体最粗最大的肌腱,主要功能是跖屈踝关节和维持人体行走,跟腱炎常发生在跟腱止点处,主要表现为足跟部上方的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
4.腰椎间盘突出症:当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腰痛、腿痛、腿麻等症状。
5.下肢血管病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可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出现腿部、脚部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
如果出现腿痛、脚底痛,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或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