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梅卫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目前的观点认为,尿酸与心血管疾病的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尤其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所以临床越来越重视心血管病患者的尿酸水平,即使他们还没有发生痛风、肾结石及肾功能损害。
尿酸高到多少要吃药?
尿酸有两种单位,国外常采用mg/dl,国内常用μmol/L。可以以简单的56789数值来记忆尿酸值的不同节点。换算公式就是:1 mg/dl = 60μmol/L,我们所说的5,6,7,8,9 mg/dl分别对应于300,360,420,480,540 μmol/L。
5(300μmol/L):有痛风石或痛风发作患者,尿酸应降到300μmol/L以下。
6(360μmol/L):无痛风石有痛风患者,血尿酸值降到360μmol/L以下。可以保持血尿酸在尿酸盐晶体的溶解度以下,促使已经存在尿酸盐晶体溶解。
7(420μmol/L):经生活指导3-6个月后,尿酸仍然>7 mg/dl者,应予药物降尿酸治疗。
8(480μmol/L):尿酸高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时(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等),血尿酸值>8mg/dl需给予药物治疗。
9(540μmol/L):所有血尿酸水平超过540μmol/L者,均需启动药物降尿酸治疗。
如何控制尿酸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目前已认识到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性,并积极采取管理策略控制尿酸水平。通过控制尿酸水平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从控制饮食入手
血尿酸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嘌呤,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避免食用或少食用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选择中、低嘌呤饮食,从源头上减少尿酸来源。常见食物嘌呤含量网上很容易查到,比如海鲜、动物内脏、浓汤等等,这些高嘌呤食物得控制摄入,同时避免饮酒。
二、必要时候的药物治疗不可忽略
除继续注意饮食外,应对具有高尿酸药物治疗适应证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应区分“痛风急性发作”、“血尿酸水平长期控制”和“其他降尿酸药物”三方面进行治疗。
主要原则是:降尿酸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始(达到需要处理的前提下);秋水仙碱低剂量开始,合用他汀考虑选择瑞舒伐他汀;中国人用别嘌醇有条件的就测测HLA-B*5801基因;心内科(即心血管患者)避免使用非布司他;非必要的碱化尿液并没什么大用,反而加重高血压及心力衰竭。
三、注意心血管疾病用药对尿酸的影响
一些心血管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钙通道阻滞剂(CCB)可以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临床应慎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比如氯沙坦是临床上公认的既可以降血压,又具有弱降尿酸作用的药物,另外他汀类、非诺贝特,在降低血脂的同时,有弱的降低血尿酸作用。
伴心血管疾病患者诊治的建议:
1、对于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患者要加强心血管疾病的监测,高血压患者用药优先考虑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
2、心力衰竭患者,首选非噻嗪类利尿剂,同时摄取适量水分并碱化尿液。
3、避免噻嗪类利尿剂与别嘌醇联用。
4、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小剂量阿司匹林虽然轻度升高血尿酸,但考虑到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相关的心脑血管获益作用,因此建议患者不需要停用,适当碱化尿液、多饮水。
5、他汀具有较弱的降尿酸作用,合并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冠心病二级预防可优先使用。
6、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导致水钠储留及肾功能损伤,增加心力衰竭恶化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因而在急、慢性心力衰竭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
-
冠心病高血压怕什么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常常面临以下几个主要的担忧和恐惧:1.心脏病风险: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均存在心脏相关的健康风险,例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等。这些风险会对生活质量和寿命产生不利影响。2.心脑血管疾病... 详细»
-
-
胆固醇高尿酸高
出现胆固醇高,以及尿酸高的患者必须引起重视,尽早进行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脂症,以及痛风等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建议应当积极服用,他汀类药物... 详细»
-
-
冠心病会引起高血压吗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最后导致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是遗传因素、年龄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导致。至于冠心病能否引起高血压,目前并没有明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