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小儿内科
溶血性黄疸是一种由于溶血性贫血引起的黄疸,通常是因为红细胞在体内提前破裂而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造成的。溶血性黄疸可能是由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疾病、感染、药物或其他因素引起的。
在婴儿和孩子身上,溶血性黄疸可能是由于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引起的。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溶血性黄疸的症状包括皮肤和眼睛发黄、尿液颜色深黄、贫血、可能还伴有肝脾肿大。如果孩子患有溶血性贫血,家族史中可能有其他家庭成员也有这种疾病的记录。
除了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外,感染也是引起溶血性黄疸的常见原因。病毒性肝炎、巨细胞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等都可能导致溶血性黄疸发生。其他引起溶血性黄疸的因素还包括药物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等。
如果孩子出现了溶血性黄疸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尿液检查等来确定孩子是否患有溶血性黄疸,并进一步查明病因。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病因而定,可能包括补充叶酸、输血、抗感染治疗等。
预防溶血性黄疸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患有溶血性贫血的孩子,减少可能引起溶血性黄疸的感染和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加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