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腔隙性脑梗死又称脑腔梗,是一种发病率高又较特殊的脑梗死,约占脑梗死的20%。其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轻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部分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后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腔梗的主要临床症状:
1.纯运动性轻偏瘫:表现为面、舌、唇或肢体的轻度瘫痪。
2.纯感觉性卒中: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丧失。
3.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患者的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以下肢为重,也可有构音不全和眼震。
4.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患者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手无力,精细运动障碍。
5.感觉运动性卒:以偏身感觉障碍,继而出现轻偏瘫。为常见的腔隙性脑梗死综合征。
腔梗的治疗包括对危险因素的干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腔梗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