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出血,也叫脑溢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
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解除脑压迫、挽救生命,并尽可能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手术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定向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等。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手术治疗应在脑出血后的6小时至24小时内进行,但具体的手术时机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患者出现了脑疝、严重的颅内高压等并发症,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血肿量较小、位置较深等,可以考虑延迟手术。
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手术治疗是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脑出血患者还需要注意预防再出血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