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开颅血肿清除术:通过开颅手术,直接清除脑内的血肿。这种手术方法可以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止血效果好,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2.微创血肿清除术:采用微创技术,如立体定向钻孔、神经内镜等,通过较小的切口或穿刺进入脑内,清除血肿。这种手术方法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但对于较大的血肿可能效果有限。
3.去骨瓣减压术:当脑出血导致颅内压明显升高,危及生命时,可采用去骨瓣减压术。通过去除部分颅骨,减轻颅内压力,缓解脑疝等并发症。
4.脑室引流术:对于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可通过脑室引流术将脑室内的积血引出,减轻脑积水,降低颅内压。
5.血管内介入治疗: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脑出血,如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脑出血,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血管内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闭塞动脉瘤,防止再次出血。
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颅内压,保护脑组织,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在发病后6-24小时内进行手术效果较好。但具体手术方法和时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肿大小、部位、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由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和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只是脑出血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术后还需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预防脑出血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