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特别的护理。以下是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建议:
1.保持安静:颅内压增高病人需要绝对的休息,所以在护理时要保持床位安静,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噪音和干扰。
2.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以及瞳孔的大小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
3.控制疼痛:颅内压增高病人常常伴有头痛,需要合理控制疼痛。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使用冷敷或热敷等方法缓解头痛。
4.管理体液:颅内压增高病人要限制液体摄入,以减轻脑水肿。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水分摄入量,并定期记录病人的尿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颅内压增高病人常常出现意识障碍,容易出现呼吸道阻塞的情况。护理人员要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避免压迫颈部。
6.督促早期康复锻炼: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和康复锻炼,以促进循环和加速康复。护理人员要督促病人进行适量的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7.提供情绪支持:颅内压增高病人常常伴有情绪波动,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充分的情绪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之,颅内压增高病人需要全方位的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控制疼痛,管理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督促早期康复锻炼,提供情绪支持。只有综合考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渡过难关。
-
-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当人发生脑水肿或者脑脊液后,颅内的容物体积就会涨大很多,会引发颅内压增高。发生脑肿瘤或者脑脓肿之类的疾病,会引发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先天性脑发育畸形也是会引发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详细»
-
-
什么是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的压力超过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颅腔内的脑组织、血液和脑脊液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但当某些因素导致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就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颅内压增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 详细»
-
-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引起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表现:头痛是颅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