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它是在脑动脉或颅内大血管中以球形膨出的形式出现。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可采取开颅手术或微创治疗两种方式。微创治疗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导管和影像引导器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适合一些特定的颅内动脉瘤病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1.高龄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对于高龄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开颅手术的风险较高,而微创治疗则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2.小型颅内动脉瘤:直径小于7mm的颅内动脉瘤,尤其是位于前循环的动脉瘤,微创治疗的效果与开颅手术相当,且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3.宽颈颅内动脉瘤:宽颈颅内动脉瘤是指瘤颈宽度大于4mm的动脉瘤开颅手术夹闭的难度较大,容易导致复发。而微创治疗可以通过放置多个弹簧圈来填塞动脉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位置特殊的颅内动脉瘤:一些位置特殊的颅内动脉瘤,如后循环的动脉瘤、颅底动脉环附近的动脉瘤等,开颅手术的风险较大,而微创治疗则可以通过血管内介入的方式进行治疗。
总之,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由专业的神经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和决策
-
-
颅内动脉瘤症状
颅内动脉瘤是指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的局部扩张,通常是由于动脉壁的血管壁薄弱或者局部的血管壁损伤所致。颅内动脉瘤多数是无症状的,但在部分病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需要引起重视。颅内动脉瘤症状通常包括... 详细»
-
-
颅内动脉瘤出血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颅内动脉瘤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如果动脉瘤体积较小,未发生... 详细»
-
-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颅底动脉瘤是发生于颅体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它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其发病年龄段多在40~60岁之间。而要诊断颅底动脉瘤,则需要根据发病的原因,相应的临床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等综合诊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