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颅骨修补术是针对脑外伤及开颅手术等导致颅骨缺损而对其进行修补的一种脑外科常见的手术。
颅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脑组织,当头部因外伤、手术等原因导致颅骨缺失时,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癫痫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颅骨修补术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用人工材料制作的颅骨替代品,来覆盖颅骨缺损的区域,从而恢复颅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脑组织,缓解上述症状。
颅骨修补术的时机一般在颅骨缺损3个月后,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来确定。颅骨修补术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传统的开颅手术需要在颅骨上切开一个较大的切口,然后将人工颅骨放置在颅骨缺损的区域。微创手术则是通过颅骨上的小孔,将人工颅骨放置在颅骨缺损的区域。
颅骨修补术的风险包括感染、出血、颅骨移位等,但这些风险通常较低。颅骨修补术的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癫痫等症状,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
总之,颅骨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颅骨缺损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