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颈动脉斑块是指在颈动脉内部形成的一种斑疹状物质,通常是由胆固醇、氧化脂质、钙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内壁堆积而成。它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也是导致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颈动脉斑块是由于生活方式不良、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习惯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这些斑块可以导致动脉狭窄和栓塞,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中风和心脏病发作。
颈动脉斑块在临床表现上一般是无症状的,因此很难被患者自行发现。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这些症状都可能是颈动脉斑块引起的脑缺血的表现。
诊断颈动脉斑块通常需要通过专业的医学影像检查,例如超声波检查、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颈动脉斑块的位置、大小和程度。
对于已经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医生通常会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等方法来处理。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帮助控制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减轻斑块的形成和进展。手术治疗一般包括动脉内膜剥除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动脉旁路手术等,用来清除或修复颈动脉内的斑块。介入治疗一般包括颈动脉球囊扩张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等,通过在斑块区域进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来恢复血管的通畅。
除了医学治疗外,患者还应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颈动脉斑块,例如戒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颈动脉斑块可以有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