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手术难以全切,术后易复发,患者预后差。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适应证广等优点,已成为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胶质瘤的生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主要包括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基因治疗:通过将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体内,以纠正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主要包括自杀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耐药基因治疗等。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或肿瘤血管上的特定分子靶点,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从而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目前主要包括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间变淋巴瘤激酶等靶点的药物。
-细胞因子治疗:通过外源性补充细胞因子,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未在胶质瘤的治疗中广泛应用。此外,生物治疗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