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脊髓休克是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躯体与内脏反射均减退或消失,发汗反射消失,大小便潴留,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消失,躯体和内脏反射消失,躯体和内脏反射可逐渐恢复。其产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级中枢的调控作用,主要是网状结构下行抑制系统的作用减弱,而易化系统的作用相对亢进。其恢复的速度与损伤的程度、部位和发生的时间有关。
脊髓休克的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休克期、休克后期和恢复期。休克期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在此期间,脊髓反射逐渐恢复,但仍低于正常水平。休克后期一般持续数周至数月,在此期间,脊髓反射逐渐恢复,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恢复期一般持续数月至数年,在此期间,脊髓反射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脊髓休克的恢复并不意味着完全恢复,有些患者可能会遗留一定程度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因此,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