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它会影响到病人的大便排泄功能,并导致便秘。对于脊髓损伤引起的便秘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进行治疗和预防,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
首先,需要对脊髓损伤引起的便秘做出综合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便秘的程度。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具体症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理和行为治疗等。
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选择使用缓泄药物,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肠道分泌物等作用来帮助排便。另外,也可以使用肠道松弛剂,来软化粪便,减少排便的难度。但是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避免出现副作用和药物依赖。
物理治疗方面,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温水灌肠等方法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由于其神经功能受损,可以采用腹部按摩和温水灌肠等方式来代替肠道的自发性神经调节,提高排便的效率。
饮食调理方面,可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排便。同时,也要避免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和加工食品,因为这些食物会使便秘情况加重。
行为治疗方面,脊髓损伤患者要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定时排便、俯卧位排便等。并且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持适当的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脊髓损伤引起的便秘问题,需要结合医生的指导和多学科的协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待达到最佳的效果。患者和家属也要有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