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脊髓疾病,主要由脊髓内空洞形成和脑脊液循环异常引起。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觉障碍:脊髓空洞症可导致患者出现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等感觉异常,甚至完全丧失。这种感觉障碍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穿衣、进食等。
2.运动障碍:脊髓空洞症会影响肌肉的运动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运动不协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瘫痪。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空洞症还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多汗、少汗、皮肤干燥、血压异常、心率异常等症状。
4.心理问题:脊髓空洞症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长期患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5.并发症:脊髓空洞症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等,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脊髓空洞症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