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肌无力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这种疾病常见于30-40岁之间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
首先,药物治疗是肌无力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肌肉无力和疲劳,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服用,并且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其次,手术治疗也是肌无力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或对药物治疗不够有效的患者,手术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胸腺切除术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这些手术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肌无力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尚无法根治。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综合的支持疗法,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并且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
-
肌无力表现
肌无力是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或疲劳,导致肌肉活动能力下降。这种病症可能有多种原因,如神经肌肉传导障碍、骨骼肌病变、代谢性疾病等。在临床上,肌无力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肌肉无力:患者在... 详细»
-
-
肌无力分级
肌无力是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根据肌无力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 详细»
-
-
婴儿肌无力
婴儿肌无力一般可能是营养不良、缺钙以及先天基因发育异常等原因造成的,常见的婴儿肌无力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肢体无力、眼睑下垂等。1、呼吸困难:呼吸肌包括肋间肌、膈肌等,当这些肌肉力量减弱或功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