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获取肝脏组织样本进行分析,以帮助诊断肝脏疾病。以下是肝脏穿刺活检的一般步骤:
1.准备工作:在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前,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并可能要求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此外,患者需要在手术前禁食一段时间。
2.局部麻醉:在肝脏穿刺活检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清醒,但会在穿刺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物,以减轻疼痛。
3.穿刺操作:医生会使用一根特殊的穿刺针,通过皮肤和肝脏进入肝脏组织。在穿刺过程中,医生会使用超声或X光等影像学技术来引导穿刺针的位置和方向,以确保穿刺准确、安全。
4.组织样本获取:当穿刺针到达目标位置后,医生会旋转并抽出穿刺针,同时将肝脏组织样本吸入活检针中。通常,需要获取多个样本进行分析。
5.处理样本:获取的肝脏组织样本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和分析。样本会被固定在特殊的溶液中,然后切成薄片进行染色和显微镜检查,以观察肝脏组织的结构和细胞变化,从而帮助医生诊断肝脏疾病。
6.术后护理:肝脏穿刺活检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出现并发症。通常,患者需要在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并在数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
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因此,在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过程和风险,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