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当肝脏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时,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工作。如果不及时治疗,肝衰竭可能会导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肝衰竭的治疗方法:
1.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是肝衰竭治疗的基础,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缓解肝衰竭的症状,如退黄、降酶等。常用的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熊去氧胆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3.人工肝支持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装置清除体内毒素、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等物质,暂时替代肝脏功能的治疗方法。人工肝支持治疗可以暂时缓解肝衰竭患者的症状,为肝脏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4.肝移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衰竭的最有效方法。肝移植可以彻底治愈肝衰竭,但需要找到合适的供体,并且手术风险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肝衰竭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饮食和休息,以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
-
肝衰竭预后
肝衰竭的预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存在的并发症以及接受的治疗等。以下是肝衰竭预后的一些重要因素:1.原发病的严重程度:肝衰竭可以是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者急性肝炎等疾病的结... 详细»
-
-
肝衰竭护理
肝衰竭是指肝功能出现严重和持续的损害,导致肝脏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的护理包括以下几点: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肝衰竭患者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质维持身体机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 详细»
-
-
肝衰竭的饮食
肝衰竭通常是由于肝脏受到多种因素引起严重损害时,造成大量的肝细胞死亡,导致肝脏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进而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肝腹水、黄疸、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一般分为急性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