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肝胆胰外科
肝内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血管性疾病,它是由异常扩张的肝内血管构成的良性肿块。血管瘤通常是由多个血管组成的瘤,它可能是静脉性、动脉性或是混合性的。血管瘤通常由正常的肝脏组织和异常扩张的血管组织构成,通常是良性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恶性的。
肝内血管瘤通常是无症状的,很多时候都是在进行腹部检查时无意中发现的。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贫血、肝功能异常等症状。肝内血管瘤一般来说不需要治疗,但对于一些大型或有症状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
肝内血管瘤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楚,一些研究认为它可能与遗传、激素水平、肝脏损伤、肝硬化等因素有关。在妊娠期间,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增加,肝内血管瘤可能会增大或出现出血。此外,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也有较高的肝内血管瘤发病率。
肝内血管瘤的确诊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有时候可能需要进行肝穿刺活检,以确认肿块的性质。对于小型、无症状的肝内血管瘤,通常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和检查。对于大型或有症状的血管瘤,治疗的选择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栓塞治疗和射频消融等。
总的来说,肝内血管瘤是一种常见而多见的良性肝脏疾病,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不需要治疗。然而,对于一些有症状的或是恶性的病例,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防肝内血管瘤的方法包括避免长期大量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