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退烧药是用于治疗发热症状的药物,通常被用于减轻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退烧药通常分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两种类型,以下是常见的退烧药:
1.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是一种非处方药,也被称为对乙酰氨基酚。它是一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通常被用于减轻轻至中度的头痛、肌肉疼痛和发热。扑热息痛通过抑制脑内的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退烧镇痛的作用,从而减轻发热和疼痛的症状。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在用药时需要注意剂量和频率,避免超量使用。
2.布洛芬
布洛芬是一种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类药物,通常被用于治疗退烧、镇痛和抗炎。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的症状。与扑热息痛相比,布洛芬的抗炎作用更强,适用于较严重的疼痛和发热症状。但使用布洛芬需要注意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因此对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患者需慎重使用。
3.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也称为泰诺或泰诺止痛。它是一种退烧镇痛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感知和退烧作用来缓解发热、头痛和肌肉疼痛。对乙酰氨基酚的特点是对胃肠道的刺激小,不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因此适合于胃肠道疾病患者或对其他退烧药物过敏的人群使用。
除了以上的几种常见退烧药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药物,如美林、阿司匹林等,都有退烧镇痛的作用。但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选择合适的退烧药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在使用退烧药时,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