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人体的正常体温范围通常被认为是36.6°C到37.3°C之间。这是因为体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参数,它反映了人体内部代谢活动的情况。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人体会通过调节器官和系统来维持体温在这个范围内,以保持身体内部的稳定。
人体的体温是由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当人体处于较低温度环境中时,中枢神经系统会释放一些激素来促进血管收缩和肌肉颤抖,以增加体温。相反,当人体处于较高温度环境中时,中枢神经系统会通过出汗和使血管扩张等方式来散热。
人体的体温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运动、饮食、环境温度等。当人体运动时,肌肉活动会产生热量,导致体温升高;而饮食可以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热量,也会引起体温的升高。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会感到寒冷,从而出现寒战和肌肉颤抖,以增加体温。而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会出汗来散热。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不同的体温。例如,孕妇、老年人、婴儿和病人的体温可能会略有不同。此外,体温还可能会因为月经周期、日常活动、睡眠和情绪等因素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评估一个人的体温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在医学上,常常把37.3°C以上的体温称为低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是否伴随有其他症状,比如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以及病史和近期的接触史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
总之,人体的体温在36.6°C到37.3°C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范围。然而,体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参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评估体温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定一个人的体温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