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普内科

长期贫血的症状及缓解措施

来源:医联媒体

长期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浓度持续低于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成年男性Hb浓度低于130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g/L,孕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长期贫血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具体症状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及缓解措施。

一、常见的症状

1.疲劳和乏力:贫血会导致身体缺氧,从而引起疲劳和乏力感。

2.气短和呼吸困难:由于贫血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可能会出现气短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3.心悸和心跳加快:为了弥补氧气供应不足,心脏会加快跳动以增加血液供应,从而导致心悸和心跳加快。

4.头晕和头痛:贫血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氧气供应,导致头晕和头痛。

5.皮肤和黏膜苍白:贫血时,皮肤、黏膜和指甲床等部位可能会变得苍白。

6.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贫血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7.免疫力下降:长期贫血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8.其他症状:长期贫血还可能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月经不规律等症状。

二、缓解措施

1.补充铁剂:如果贫血是由于缺铁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铁剂。

2.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如果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引起的,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这些营养素。

3.治疗原发病:如果贫血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如慢性失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4.输血:如果贫血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输血。

需要注意的是,贫血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尤其是在贫血程度较轻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长期存在或逐渐加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原因。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