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梓琪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医疗保健中心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症状。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当口腔温度高于37.5℃,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即为发热。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将发热分为低热、中等度热、高热和超高热。
-低热:体温为37.3℃~38℃。
-中等度热:体温为38.1℃~39℃。
-高热:体温在39.1℃~41℃。
-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
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原因还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药物热、创伤、手术后、中暑等。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可以提示身体正在对抗某种疾病或感染。因此,发热的处理原则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体温较高、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在就医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如多喝水、注意休息、保持室内通风等。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退热药物来降低体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