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联媒体
纵隔结节是一种在纵隔区域内出现的异常肿块或小结节。纵隔位于胸腔中央,是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重要器官的所在位置。对于纵隔结节的诊断和治疗,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CT检查和穿刺活检。
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纵隔结节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密度等特征,从而初步判断其性质。如果CT检查结果提示纵隔结节可能是恶性肿瘤,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穿刺纵隔结节获取组织样本的检查方法。在穿刺活检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穿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穿刺活检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针穿过皮肤和纵隔组织,进入纵隔结节所在的位置,然后抽取一定量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总之,纵隔结节复查CT后进行穿刺活检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纵隔结节的性质,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患者在进行穿刺活检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遵医嘱进行准备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