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普通外科
降结肠憩室是指降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经肌层向外突出的袋状结构。
一、原因
-结肠壁结构异常:结肠壁的肌肉层薄弱或缺陷可能导致黏膜和黏膜下层向外突出形成憩室。
-肠内压力增加:长期便秘、肠道运动异常、慢性肠梗阻等情况可导致肠内压力升高,增加憩室形成的风险。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壁的弹性逐渐降低,更容易发生憩室。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肠道炎症等也可能与降结肠憩室的发生有关。
二、症状
-腹痛:通常为左下腹部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程度轻重不一。
-腹泻或便秘:憩室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腹泻或便秘。
-出血:憩室内的黏膜可能发生炎症、溃疡,导致出血,表现为大便带血或黑便。
-憩室炎:当憩室发生感染时,可引起憩室炎,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治疗措施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憩室炎,缓解炎症和疼痛。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憩室炎、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憩室切除术。
四、预防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高脂肪食物。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
-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结肠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降结肠憩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如果出现腹痛、腹泻、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