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慢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慢性乙肝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体内的抗病毒免疫反应未能清除病毒而持续存在的状态。以下是一些导致慢性乙肝的原因:
1.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母体传给胎儿,这种方式是慢性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了乙肝病毒,孩子在出生后也容易患有慢性乙肝。
2.血液传播: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分享注射器或其他感染的血液产品可能导致感染。此外,接受没有进行良好消毒的医疗器械或器械操作也可能受到感染。
3.性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没有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能导致感染。
4.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剃须刀、牙刷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5.免疫系统状况: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容易被乙肝病毒感染并且发展成慢性乙肝。
6.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在初次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病毒可能长期存在于体内,造成慢性感染。
慢性乙肝是一种可以控制但无法根治的疾病。有些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病毒一直存在于其体内,这种情况下这些人称为潜在携带者。然而,如果乙肝病毒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最终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防治和管理慢性乙肝是非常重要的。
为预防慢性乙肝,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规范医疗器械操作、避免有害性行为、接种疫苗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已经感染,及时的治疗和管理也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