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肝硬化是指在肝脏发生长期、进行性损伤的情况下,由纤维组织增生所引起的与结构紊乱有关的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慢性肝病,通常会导致肝脏发生严重变形和纤维化。在肝硬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水的症状。
肝硬化引起腹水的原因主要与肝功能减退有关。正常情况下,肝脏会产生一种叫做蛋白质的物质来维持血管内外的平衡,当肝脏受到破坏时,它就无法正常地合成蛋白质,导致血管内的血浆会渗出到血管外形成腹水。而且,肝硬化还会引起门静脉高压的情况,从而导致腹水的加重和形成。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主要症状是腹部明显膨隆。在肝硬化患者合并腹水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疗措施。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蛋白质摄入,并限制水分摄入,从而减轻腹水。其次,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腹腔穿刺抽水或者行手术减压来排除腹水。此外,还需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促进腹水排出等。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治疗过程通常是长期的,并且存在反复的可能。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预防胜于治疗,平时还是需要积极调整生活方式,避免酗酒、过食油腻食物等对肝脏有害的因素,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肝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