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晖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肝吸虫病是一种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胆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肝吸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食用含有肝吸虫囊蚴的生鱼片、生虾等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肝吸虫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胆管内寄生并繁殖,引起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严重的肝吸虫病还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肝吸虫病的症状一般比较隐匿,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黄疸、发热等症状。
肝吸虫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驱虫药物,如吡喹酮片、阿苯达唑片等。预防肝吸虫病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鱼片、生虾等食物,饮用干净的水。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
-
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一种由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脏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饮用被感染的水、进食被感染的淡水鱼等途径传播。肝吸虫病的症状包括腹痛、肝区不适、慢性腹泻、贫血、腹胀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肝吸虫病还可能... 详细»
-
-
肝吸虫病的症状
肝吸虫又被叫做华支睾吸虫,成虫在人的肝、胆管内寄生,引起肝吸虫病。本病的临床表现有腹泻、上腹部不舒服、肝脏出现肿大还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一些症状。这种病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国内也有本病的流行。流行区主要... 详细»
-
-
肝吸虫病怎样预防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1.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煮沸的淡水鱼类和贝类,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寄生肝吸虫的囊蚴。确保鱼类在烹饪过程中达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