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供血不足,进而造成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细胞坏死的疾病。脑梗死发作后,一些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的症状,这是因为大脑皮层和幕下结构受损,导致神经传导受阻或者神经元功能减退。
在脑梗死之后出现意识不清的情况下,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神志恍惚、语言不清、行为混乱等症状。这种状态下的患者往往需要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活动,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此外,因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有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情绪波动大等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一定的损害。
治疗方面,针对脑梗死并发意识不清的情况,首先需要按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等,以减轻脑部缺血缺氧的情况。同时,对于意识不清的症状,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脑功能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言语康复训练、认知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此外,对于脑梗死并发意识不清的患者,在家庭生活和工作方面也需要亲人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包括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关怀,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种种困难。同时,也需要患者本人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脑梗死并发意识不清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神经功能的损害,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