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琪 主任医师 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外科
脑缺血是指由于脑的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脑功能障碍的疾病。脑缺血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根据其发病机制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心源性: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心脏的射血功能异常,使脑的血液供应减少。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心脏黏液瘤等。
-血管壁病变: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血管先天发育异常等导致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脑缺血。
-血液成分改变:由于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如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增多、凝血因子异常、血液黏滞度增高等,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使脑的血液供应减少。
-血流动力学改变:由于血压过低、心脏射血功能减弱等导致脑的血液灌注压降低,使脑的血液供应减少。
脑缺血的症状取决于缺血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视物模糊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