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外科 > 血管外科

动脉硬化下肢血管堵塞

来源:医联媒体

动脉硬化下肢血管堵塞,也被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下肢慢性缺血。

一、症状

初期,可能仅仅表现为轻微的下肢疲劳、发冷,或者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疼痛、痉挛,迫使患者停止行走,休息数分钟后才能继续行走。随着病情的进展,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下肢疼痛,尤其是夜间入睡时更为明显。此外,还可能出现下肢皮肤苍白、发冷、毛发稀疏、趾甲增厚、小腿肌肉萎缩等表现。

二、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的下肢,包括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毛发、趾甲等,触摸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搏动,以判断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2.踝肱指数:踝肱指数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下肢动脉的狭窄程度。正常值为1.0左右,如果踝肱指数低于0.9,提示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狭窄。

3.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的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狭窄、闭塞等病变。

4.CT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情况,以及血管壁的斑块性质等。

5.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也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情况,与CT血管造影相比,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血管壁的显示更为清晰。

三、治疗

1.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血管扩张药物等,以控制病情的进展,缓解症状。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介入手段,如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开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下肢的血液供应。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如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四、预防

1.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和发展。

2.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

3.定期体检:对于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注意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医联媒体特约专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