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内分泌科
在中医理论中,肥胖被归为“脾虚湿困”、“肾虚水湿”、“痰浊内蕴”、“气滞血瘀”和“气虚阳升”等五大类型。以下是对这五大类型的辨证分析:
1.脾虚湿困:主要表现为肥胖者常感到胸闷、食欲不振、便溏、倦怠、舌苔厚腻等症状。中医认为此种肥胖多由脾胃虚弱导致湿浊停滞,消化功能不佳,而形成的。
2.肾虚水湿:这类肥胖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特点是肥胖伴有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小便清长、浮肿等表现。肾气虚弱,水液代谢失调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3.痰浊内蕴:肥胖者多有体重快速增加、痰多易困、声音低哑、胸胁感痞满等表现。中医认为这类肥胖是由于痰浊内蕴,阻滞气机所致。
4.气滞血瘀:此类肥胖多见于情绪不畅、胸闷胁痛、月经不调、舌质紫暗等症状。中医认为情绪郁闷导致气滞血瘀,阻碍气机运行而形成肥胖。
5.气虚阳升:此类肥胖多见于年长或素体薄弱者,肥胖伴有头晕神疲、畏寒肢冷、脉沉等表现。中医认为气虚阳升导致新陈代谢不畅,水湿内停而致肥胖。
对于不同类型的肥胖者,中医治疗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脾虚湿困的肥胖者,可以通过调理饮食结构,促进消化吸收,增加运动量等方法治疗;对于肾虚水湿的肥胖者则需要补肾益气,利湿化痰;对于痰浊内蕴的肥胖者可通过燥湿化痰,行气活血的治疗方法;对于气滞血瘀和气虚阳升型的肥胖者则需要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等方式治疗。
除了针对具体类型进行治疗外,中医治疗肥胖还注重平衡脏腑功能,调整体内环境,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促进新陈代谢和排除体内湿气痰浊,以达到治疗和预防肥胖的效果。因此,中医辨证对于治疗肥胖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
-
-
肥胖症有肥胖纹
肥胖纹是指在肥胖症患者身上出现的纹路或疤痕。肥胖纹是由于肥胖引起皮肤过度拉伸而产生的。以下是肥胖纹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方法:1.皮肤弹性减弱:肥胖导致皮下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使得皮肤的弹性减弱,容易出... 详细»
-
-
腹部肥胖脸形肥胖怎么办
腹部肥胖和脸形肥胖是腹部和脸部出现脂肪过多堆积的情况,这可能与体内激素分泌的不平衡、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下面是关于腹部肥胖和脸形腹胖的一些解决方法:1.注意饮食均衡:饮食习惯是腹部肥胖和脸形腹胖... 详细»
-
-
肥胖多久才会得肥胖病
肥胖症是指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肥胖病的发生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需要这么长时间。在多... 详细»
-
-
身体肥胖,非正常性肥胖
身体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了正常水平,导致身体重量增加,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使得身体肥胖的人看起来比正常人更加圆胖。而非正常性肥胖则可能是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激素失衡与疾病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