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腹痛、大便拉血、拉完就不痛了可能由多种肛肠疾病引起,医生一般会根据便血颜色、伴随症状等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明确诊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
-肛裂: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常发生于肛门后、前正中,排便时剧烈疼痛是肛裂的主要症状,疼痛多剧烈难忍,有典型的周期性。此外,肛裂还可能伴有便血,血色鲜红,量少,有时附于粪便表面,有时滴血。
-内痔: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内痔的常见症状是便血和脱出,间歇性便后出鲜血是内痔的常见症状。未发生血栓、嵌顿、感染时内痔无疼痛,部分患者可伴发排便困难。
-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便后腹痛可缓解。病情轻重不一,多反复发作。
-结直肠息肉:结直肠息肉是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结直肠息肉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表现为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低位息肉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排便不尽感。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早期常无症状,进展期可有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还可有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症状,全身症状表现为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肠壁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缺血性肠病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便血等,腹痛多为剧烈的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总之,腹痛、大便拉血、拉完就不痛了可能由多种肛肠疾病引起,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喝中药腹痛
喝中药后出现有腹痛的情况,主要考虑是中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的疼痛,考虑是药物导致的副作用的表现。目前主要就是应用一些保护胃肠黏膜的药物等进行调理,同时也可以饭后立刻服用中药来减少这种刺激性,或者是更换一... 详细»
-
恶心下腹痛
恶心伴有下腹疼痛主要考虑是胃肠炎导致出现的症状,注意观察是否有大便性状的改变,是否有大便次数的增加考虑是有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情况。进行血常规的化验检查,明确病情,针对检查结果应用一些抗炎抗病毒的药物。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