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血吸虫性肝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人体肝脏。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会在感染的人体内寄生,成年的血吸虫会在人体的肝脏内产卵,导致病情恶化。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感染血吸虫的地区,比如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地区。人体感染血吸虫通常是在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下,比如喝了未经净化水源中的带有寄生虫囊子的水,或者是食用了未经煮熟的淡水贝类等。
一旦人体感染了血吸虫,病情可能会发展成急性期和慢性期。在急性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皮肤瘙痒等症状,这是因为成年寄生虫在体内产卵引起的。在慢性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脏肿大、腹水、消化道出血、贫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预防血吸虫性肝病的关键在于做好卫生保护工作。首先,要注意饮水卫生,避免饮用未经净化的水源。其次,在食用淡水贝类时要确保彻底煮熟。此外,应该定期接种疫苗或服用健康药物预防血吸虫感染。
一旦患上血吸虫性肝病,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服用杀虫药来杀死体内的寄生虫,手术治疗通常用于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比如肝脏硬化或肿瘤。
总的来说,血吸虫性肝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