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梦如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针灸科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中医认为,痿证的发生与五脏病变有关,主要涉及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等。以下是痿证的中医辨证:
1.肺热津伤:多因温热病邪犯肺,或病后余热未清,肺津耗伤,筋脉失于濡养所致。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细数。
2.湿热浸淫: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湿邪蕴结化热,浸淫筋脉所致。表现为肢体困重,痿软无力,或麻木不仁,尤以下肢多见,或有发热,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3.脾胃虚弱:多因饮食不节,或久病脾胃受损,中气不足,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筋脉失养所致。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4.肝肾亏损:多因久病体虚,或房室不节,肾精亏损,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遗尿,舌红少苔,脉细数。
以上是痿证的常见中医辨证,临床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辨证论治。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康复。
-
-
痿证的症状
痿证是中医学的病症名,指由于感受外邪或者内伤因素所造成的机体功能减弱,痿病在肌肉和筋脉,表现为肌肉萎缩和筋脉失养,但肌肉和筋脉的因素与五脏,尤其是与肝、肾、肺、胃、的关系最为密切。痿病属于虚症,日久会... 详细»
-
-
痿证的病因
痿证是中医学的病症名,指由于感受外邪或者内伤因素所造成的机体功能减弱,痿病属于虚症,痿病的病位在肌肉和筋脉,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肌肉和筋脉的因素与五脏,尤其是与肝、肾、肺、胃、的关系最... 详细»
-
-
痿证中医怎么治疗
痿证是中医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肢体痿弱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中医治疗痿证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治疗:根据痿证的病因病机,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 详细»
-
-
痿证中医怎么治疗
痿证作为中医的一种病症名,主要表现为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甚至可能伴有肌肉萎缩。那么存在痿证的患者,应该怎么治疗呢???1、物理疗法:包括一系列运动、按摩及康复训练活动,旨在恢复或增强肢体功能。... 详细»
-
-
痿证是什么病?你知道吗
??痿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甚至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肢体瘫痪等症状。痿证不仅影响着肌肉和筋脉,更与五脏六腑的功能紧密相关。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因此也被称为“痿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