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科
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与头部位置变化相关的眩晕综合征,通常表现为短暂的眩晕发作,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等症状。
位置性眩晕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耳石症:是最常见的位置性眩晕类型,主要与头部位置变化引起耳石脱落有关。耳石脱落后会在内耳的淋巴液中移动,当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会刺激前庭感受器,导致眩晕发作。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主要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该病可导致前庭功能障碍,引起位置性眩晕。
-颈椎病:颈椎病变可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位置性眩晕。
-颅内病变:如小脑肿瘤、颅内感染等,也可引起位置性眩晕。
位置性眩晕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法复位是治疗位置性眩晕的常用方法,可通过改变头部位置,使耳石复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缓解眩晕症状。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眩晕症状,如前庭抑制剂、抗组胺药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病因明确的位置性眩晕,如颈椎病、颅内肿瘤等。
总之,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出现眩晕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
-
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位置性眩晕指的是耳石症,通常由内耳问题引起。以下是诊断方式:1.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频率、持续时间、诱因等信息。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相关疾病或药物使用史。2... 详细»
-
-
位置性眩晕怎么治疗
位置性眩晕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与特定头位有关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1.手法复位: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目的是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让脱落的耳石重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