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海洋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
下肢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影响下肢的血液供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无力、溃疡、坏疽等严重后果。
半年前做过一支血管扩张,可能是因为血管狭窄或阻塞比较严重,需要通过扩张血管来恢复血液供应。血管扩张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血管内插入导管,将球囊或支架送入狭窄或阻塞的部位,然后扩张球囊或释放支架,使血管恢复通畅。
血管扩张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复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以了解血管通畅情况。
2.控制危险因素: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术后需要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以预防血管再次狭窄或阻塞。
3.药物治疗:术后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以预防血栓形成和血管狭窄。
4.注意休息:术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5.饮食调理:术后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等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6.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血管损伤,术后需要戒烟限酒。
总之,下肢动脉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需要及时治疗。血管扩张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需要注意护理和预防,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如果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
动脉硬化下肢血管堵塞
动脉硬化下肢血管堵塞,也被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下肢慢性缺血。一、症状初期,可能仅仅表现为轻微的下肢疲劳、发冷,或者间歇性跛行,即行走... 详细»
-
-
下肢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硬化可能是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根据原因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治疗。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老化,弹性降低,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可以通过平时的生活方式来进行... 详细»
-
-
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堵塞
下肢动脉硬化与下肢动脉堵塞是两种有所区别的病状,以下是对两者的分点分析:1.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主要是由于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在动脉内壁上逐渐沉积,形成斑块,使动脉壁变硬、变厚、失去弹性。早期的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