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消化道出血是指发生在食管、胃、十二指肠或结肠等消化道部位的出血。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溃疡、炎症性肠病、肿瘤、血管畸形等。消化道出血有着许多危害,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首先,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循环血量不足而引起的危急情况,病人常出现头昏、乏力、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其次,消化道出血可能会导致贫血。由于失血,造成了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进而引起贫血。贫血会导致患者感到头晕、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此外,消化道出血也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因为失血导致了营养成分的丢失,可能导致机体吸收营养不足,营养不良会使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另外,消化道出血还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大量失血后,机体的血容量减少,循环血液不足,导致全身缺氧,进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总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危险的疾病,严重的出血情况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在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预防消化道出血,也需要避免过度饮酒、注意饮食卫生,定期体检,并及时治疗消化道相关疾病。
-
-
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的鉴别
消化道出血是指胃肠道内某个部位发生的出血现象,常见的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有着不同的症状和病因,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往往是指发生在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出血。常见症状包括呕血、黑便,... 详细»
-
-
消化道出血护理
消化道出血是指消化道黏膜或血管的损伤引起的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道静脉曲张、肠道息肉、炎症性肠病等。对于出血患者来说,及时的护理和处... 详细»
-
-
消化道出血分级
一般来说,消化道出血的分级标准主要包括四个级别:轻度、中度、重度和大量出血。轻度出血:这种情况下,出血量较少,通常表现为便便中带有鲜红色血液或血丝,或者便便颜色偏黑,并带有异味。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详细»